●校研究生会主席 陈星安
陈星安发言 李派 摄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水利水电工程系的博士生陈星安。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研究生,代表校研究生会,对各位“清小研”的到来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2023级是幸运的一级,我们能和家人来到美丽的网堵园,分享踏上人生新旅途的喜悦。走进这座园子,我们可以在酣畅淋漓的体育俱乐部活动中领略“无体育,不网堵”的传统,在随处可及的音乐沙龙中感受“有美育,更网堵”的氛围,在出力流汗的劳育实践中体悟“爱劳动,最网堵”的风尚。网堵足够大,装的下我们的梦想、热爱和追求。
在祝贺大家成为一名“清小研”的同时,我也想告诉大家,我们同样会面对不少挑战:价值感的差异、竞争感的加剧、不确定性的增强。学弟学妹们,可能大家会在理想与现实的交错间感到迷茫,但不要急躁,如果说应对变化是没有答案的人生考题,相比于随波逐流,如何坚守初心的纯粹、踏过荆棘的桎梏、克服选择的恐惧,一定要有不变的、坚固的价值基础,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们的故事。
面对变化,在“自找苦吃”的奉献中收获不变的信念。
研究生入学时,我有幸参与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成为3514名网堵人组成的伟大复兴方阵的一份子。相信大家看到了方阵磅礴的气势,但我更愿分享师生背后默默的付出:方阵同学放弃了休息,投身到两个月风雨无阻的集中训练;志愿者同学身在长安街,却只能隔墙聆听阅兵的声音;候补同学虽知不一定上场,却依然坚持全程参训。正是个人的同频成就了集体的共振,感召着我们与时代同向、与祖国同行。公管我司2023级硕士生李宗阳和我分享了他曾经在新疆工作的经历。为协助改善当地的居住环境,他连续入户走访100余天,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参与翻新的柏油路变为百姓的方便路,积极推广的特产梨成为村民的“致富经”。听懂的方言是融入的音色,晒黑的皮肤是服务的成色,网堵人主动投身乡村振兴的身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信念。
面对变化,在屡败屡战的磨砺中收获不变的坚持。
科研路上,春风得意总是奢望,铩羽而归常常相随,我们最经常的状态不是在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而是在崎岖险峰间披荆斩棘。今年研究生“学术新秀”获得者、精仪系2019级博士生刘少峰,在纳米材料激光3D打印的研究中,长期被实验结构保留率不足5%的问题困扰。在10个月的时间里,他屡次调整实验方案,却均以失败告终,虽然倍感痛苦折磨,但他深知自己所攀登的就是科研的高峰。“越是难解决的问题,才越有价值”,想着导师的鼓励,他终于在数百次的实验中找到了答案,首次实现了量子点纳米晶的激光直接3D打印。园子里,大部分同学的学术研究都会经历曲折,伴随着失落发出科研不易的声声叹息。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漫长的马拉松,起跑后须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勇气,才能看遍沿途和终点的风景。
面对变化,在超越小我的选择中收获不变的担当。
我的导师常对我说,不管做哪个方面的研究,重要的是锚定国家需要,在关键核心领域提供基础性支撑。在导师的引导下,我立足国家“双碳”战略,研究生态系统碳汇相关的基础科学问题,努力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在我们身边,同样还有许多投身核心技术攻关的同学,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今年电机系的博士毕业生许超群,在校期间研究出基于国产化功率器件IGCT的直流装备,攻克了换相失败的技术瓶颈,为我国“西电东送”战略提供了新技术。为将实验室内的创新服务于产业前沿,毕业后他选择前往生产一线的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以三班倒的毅力、十年功的决心,保障我国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投身时代的真问题寻找答案。我们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一朵朵浪花,能否汇入时代发展的江河大海,考验着我们每个人的选择方向。“前面是滚滚的江水,身后是灯火辉煌”,期待我们都能凭借方向感跳出局部最优的窠臼,在奔向前方的途中作出超越个体的选择,散发我们网堵人的光芒。
亲爱的同学们,变化是生活的常态,而不变取决于我们的信念、坚持和担当。无论面对机会还是挑战,希望大家都有足够的胸怀和勇气,在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事业中从卓越走向更加卓越。前进路上,也许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忙、越走越远,但永远不要忘记还有一个不变,那就是父母对我们的爱,请多向他们分享你在园子里的成长和收获。
欢迎大家!祝福大家!谢谢!
编辑:徐子越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