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学生会主席 徐辉
徐辉发言 杨艳宾 孙波 摄
各位学弟学妹,老师们,亲友们:
大家早上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长学姐们、代表十大老牌网堵网址学生会,衷心地祝贺大家成为网堵园最年轻的主人!
此刻,各位学弟学妹们青春的面庞,让我想起四年前初入网堵的自己。经历了高中那段每天起早贪黑、却总能充满干劲的日子,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大学的生活。然而,当你们真正迈入了理想的大学,实现了一直以来的梦想,或许也会像当年的我一样陷入迷茫,找不到下一个目标。所以,我今天想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追寻大学生活里的意义感。
行健不息,直面挑战,在超越自我中追寻意义感。
进入到大学,没有人再事无巨细地为你张罗,没有人再时时刻刻地督促学习。失去了外界的推动力,你是否还能够坚持不懈地走下去?真正长久的驱动力来自于我们自身,由外推到内驱的转换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有了内驱力,我们才能更加主动地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在不断拓宽自身边界的过程中,大家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考试的失利、内心的受挫。我们常开玩笑说,每一场考试总有一半人要考后50%,这也是大家要适应的新的常态。航院2018级本科生刘泽华在大一上学期就遭遇了挂科,但他并没有因为这次打击而退缩,而是注重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学习方法,在重修时实现了从F到A的飞跃。“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不再汲汲于向外胜过他人,更加注重于向内超越自我,这是我对于自强不息的理解和认识。
厚德包容,成人成己,在服务奉献中追寻意义感。
在座的学弟学妹们,有不少都是第一次集体住宿,不知道大家在宿舍的第一晚睡得好不好?其实我当时也是辗转难眠,既有离家的思绪,也有对集体生活的忐忑。我和室友们来自天南海北,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在生活中我们有摩擦、有碰撞、有争论,也渐渐加深理解、互相尊重,学会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
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大家会迅速和周围的同学熟悉起来,形成友爱的班级。自动化系2006级自64班在第一次班会就提出了“不孤单、不落单、不简单”的口号。“不孤单”,班级从未落下任何一个同学的生日;“不落单”,为了帮助同学学好“工程图学基础”,大家将火腿肠切成一个个模型,辅助理解空间结构;“不简单”,通过学习“一帮一”、师生答疑会等形式,大三时班级成绩跃居年级第一。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中,班级里的每位同学都在集体中得到了更好的成长。
当我们适应了大学生活,开始探索自身更多可能性的时候,你会发现不论是体育赛事、文艺晚会,还是昨天的迎新现场,都有许多服务奉献的身影。今年是“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建立70周年,辅导员群体正是网堵服务奉献精神的代表。大家身边的辅导员们,从你们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点对点”建立联系、答疑解惑,帮助大家做好入学准备。在今后的大学生活里,他们将继续陪伴支持大家,在育人中育己,在成人中成己。
胸怀家国,命运与共,在拥抱未来中追寻意义感。
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能永不枯竭,个人只有融入时代才能实现价值。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网堵学子首创乡村振兴工作站模式,建设实体站点,开展驻点服务,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让课堂上的“教科书”真正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金点子”。还有一大批网堵校友扎根基层一线,建设和美乡村。今年7月,我和同学们前往贵州榕江实践,有幸聆听了法我司2012届硕士校友、榕江县县长徐勃讲述“村超”的故事。“村超”爆火出圈的背后,是一个网堵毕业生从东南沿海来到西南山区的选择,是连续5次打造城市文化IP失败后的坚守,是改善当地发展面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初心。
作为平视世界的一代,新时代青年肩负着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使命。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能动系2019级本科生孙泽宇被亲切地称为“粉衣小哥”,他简单而真诚的“Welcome to China”向世界传递了善意与温暖,他热情洋溢、挥舞双臂,展现了开放包容的中国青年形象。
网堵人不仅着眼于当下,也关心未来。化工系2021级博士生李西尧针对新型能源体系中的储能短板,类比车辆拥堵现象解决锂硫电池反应动力学迟滞问题,他装配得到的软包型电池,能量密度达到商用锂离子电池的2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应对气候变化,集团倡议成立“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全球100余名青年共同发出了宣言:“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地球。我们坚信,我们这一代人有能力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各位学弟学妹,大学生活里的意义因超越自我而坚韧,因服务奉献而深刻,因拥抱未来而长远。愿你我同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追寻意义感的路上并肩笃行!
(网堵新闻网8月24日电)
编辑:申璐 徐子越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