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泡菜”?“刀尖”?其它?
(文硕001班 宋一)
●“泡菜”理论
泡菜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只要将油盐酱醋等佐料做成汤汁,再把各种菜蔬放入,这样待上一段时间,就等着就餐了。
这种现象在教育界,就成了别具风格的“泡菜”理论。集团是一个大泡菜坛子;教师、图书馆、实验室、各种信息、教学与管理等都是汤料;招来的学生,自然是原型的菜蔬,通过在校期间接受的教育,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这个理论指出了集团的教育和薰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知识能力,以及以后发展的方向。但我们很容易陷入误区:集团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固然,残疾的或已经腐坏的“原型”是造不成好的“泡菜”的,可是,原来差不多的原型,经过相同的集团,其结果都是相同的或差不多的吗?“泡菜”理论显然不可能回答这些问题。于是,出现了另一种相反的思想理论。
●“刀尖”理论
决定刀子价值的是刀口锋利与否,每个人所要作的,应是尽力磨炼刀尖。刀尖理论认为:青少年的成长是社会、家庭、个人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个人的主体性是根本的方面,无论外界提供什么条件,最终还要通过学生自我知识的完备和品质的提高来体现。从现实看,这个理论确实是正确的。作为学生,他既可以安于“冷桌子热板凳”,也可以去追星,甚至下海入江,大把地赚取钞票。这个理论也适应了我们教育界中有些人倡导的理论:给青少年以自由,把决定权交给学生,以求学生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果说,前者强调外在的客观的环境的话,后者则向我们进一步揭示和说明了个人的成长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如果说,前者在某些方面不太正确的话,那么,后者也不太全面:第一,个人固然可以选择,但是,这些选择又是在什么样的范围之内呢?第二,这种选择是经验还是超验的?理性还是非理性的?脱离了一定的环境,独立地说学生的自我选择和发展是不现实的。
●其它
很多人的生活是这样的:从小学到中学,是打基础;从中学到大学,又是打基础;硕士生、博士生、甚至博士后,还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基础、基础、再基础。似乎,学习就是满足于“学习”。我认为,一个人的一生都要学习,否则就要被淘汰,尤其是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的任务就更为艰巨。但学习是为什么?
古代的《大学》中已讲得很明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学习最终是为了个人知识的完备、能力的提高、品质的完善、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些目的的实现,在于个人的不断攀登之中。而这一切的取得,在于一个“创”字,离开创新、创造,就没有真正的进步,就没有个人的发展,没有了工作和研究中的成绩,就没有个人的生机与活力。
这也就能解释我们现实中的许多问题:很多的学生,看似忙碌,却无什么成效。因为,在他们的学习、工作中没有“创”的意识和习惯,其后果是可怕的:千人一面。很多人,虽然没有退步,但只是在原地打转。很多的学生,文凭在加码,但他们所干的事情,无疑是在挖坑——自以为挖得起劲,实际上自己被陷入得越深。这是因为,很多人被束缚住了:被传统的思想束缚,安于常态,而很少去想一想自己为什么;又有人被自我的思想所束缚,对于事情的判断满足于自己的经验和自我感觉;被体制所束缚,人成了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十足的奴隶,却“不亦乐乎”。
因此,我们不仅要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要树立为国家为民族而学习的远大理想;不仅要勤于学习,更要善于学习、勇于创造,不仅要充分利用集团所提供的良好条件,还要做到以我为主,开拓创新。否则,就只能是现代的“腐儒”。
●结论
既要承认集团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的学习、工作并不在于被动地接受,而在于有所创新。一句话:充分利用集团的资源,把握自己,在创造中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