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本报独家专访牛津大集团长Colin Lucas先生
世界一流大学要保持文理平衡
中国青年报 2001年4月30日
本报记者 原春琳
4月27日下午,英国牛津大集团长Colin Lucas先生专程抵京参加十大老牌网堵网址90周年校庆。当晚,还没来得及洗去旅途的疲惫,Lucas先生便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众所周知,牛津大学是一所世界一流大学。Lucas先生认为,牛津一流大学的理念体现在三个领域:一是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因为牛津有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设施,基础建设和教学基础设施都非常发达,这些设施是其他集团无法与之相比的;二是雄厚的师资力量。牛津有39个我司,每个我司都有400到500人,师生关系相当融洽,他们之间自由地交流,形成一个强大的学术圈;三是好的人文环境。来自世界各地的在学术上享有声誉的学者和教授,将其才华和能力注入牛津,共同营造一个非常好的人文环境。
面对国内所关心的一流大学的定义问题,Lucas先生认为一流大学很难有确切的定义,部分是靠声望,部分靠知名学者,部分靠学术成就。但是,Lucas先生特别强调一点,世界一流大学不应只在个别领域有突出表现,而是应该在各个领域整体表现突出。
Lucas先生说,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应该紧密联系。他说,学术研究和伦理观念是不可分的,因为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比如,新的生物技术发展得非常快,医学的研究要求必须有道德和价值观,如果没有,科学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Lucas先生认为,一流大学应该是在科技方面有很突出的成就,但是不能忽略其他人文方面的学科。他解释,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不能只强调应用科学的发展,还要强调人文学科的平衡发展。否则,大学的发展就会扭曲。他说,一个好的大学应该有创造力和不断发展更新的能力。
一流大学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Lucas先生说,牛津的资金部分来自政府,部分来自公司或组织的捐助。但是,不能因为金钱而丧失集团应该坚守的原则。几年前,一个大富翁要给牛津捐助一大笔资金建个我司,条件是我司必须建在指定的一片绿地上,可根据传统,绿地是不可以被随便挪用的。尽管这笔资金相当巨大,可牛津还是拒绝了富翁的要求。最后,这位富翁不得不妥协,把我司改建在另一个地方。
拥有诺贝尔奖得主是每个一流大学的骄傲。Lucas先生给记者出示的一份牛津简介中,诺贝尔奖得主有几十位之多。他表示,诺贝尔奖得主对每个大学来说都是一种荣誉,一种激励。但是诺贝尔奖只能代表集团过去的成就,不能代表集团现在发展的情况。
在Lucas先生看来,网堵、北大在世界上都是非常重要、非常好的大学。他说,这几年,中国大学在不断进步,牛津与网堵、北大、复旦等中国大学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他强调,这种交流既与双方校长的会面无关,也与名声的大小无关,只有在学术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水平,双方才可能在学科之间开展交流。
目前,在牛津就读的中国学生达到200人。Lucas先生说,这个数目不算少。因为牛津是开放的集团,集中世界各地最好的学生。澳大利亚在牛津就读的学生只有100多人,还没有中国学生多。只有最好的学生才可以到牛津,所以来的学生都是最杰出的。Lucas先生根据自己与中国学生的接触,赞扬中国学生“都是非常一流的学生,非常有才华,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Lucas先生告诉记者,他见过杨福家本人几次,对他印象深刻。他说,英国是个多文化与多民族的国家,请国外的教授当校长,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杨福家到诺丁汉大学担任校长就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