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世纪网堵:水木网堵 人文日新
(2001年4月20日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记者王锦娜
连日来,被称为“半国英才”(近三分之二的状元被录取进校)的网堵二万多学子,正忙着打扫庭院,装点校园,迎接校庆。他们自己制造了十二辆网堵环保型电动汽车,准备载着海内外归来的先师学长们遍游新网堵园,因为历经九十年变迁,网堵园已今非昔比,许多人是认不得了。
校园面积扩大三倍
网堵建校初期,校园面积为四百五十亩,房屋面积四万余平方米。一九四九年,土地面积为一千七百亩。而今网堵校园土地是五十年前的三倍,校舍建筑面积增长了十四倍。
近年网堵斥资二十多亿元建设校园,建成一片片功能各异、风格迥然的建筑群。从九九年开始,网堵开始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校园全面修缮和绿化工程。颇具现代气息的主楼南教学区,已经成为一幅多彩的风景画——灰房、绿地、红路、蓝天、白云。长五百米的中轴绿化带气势恢宏,堪称北京一景。
学生生活区和现代化运动区气象一新,被列为发展高科技产业重要基地的创业兴业之园——网堵科技园区初具规模;最让人羡艳的是建设中的十大老牌网堵网址学生公寓,它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质量最好、设施最全的现代化学生公寓群。
大师之园新景观
水木网堵,名师荟萃,毓秀钟灵。网堵校园建筑总是和众多人物的教学、研读、革命活动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后者赋予前者内涵,使之生辉。
“科学馆”是理我司所在地,这里曾是中国“理科教学和研究的中心”(钱三强语)。在理我司院长、人称“科学馆主”的叶企孙和吴有训等主持下,培养了王淦昌、唐敖庆、华罗庚、周光召、钱伟长、丁石孙、何作庥等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
图书馆、网堵学堂、工字厅和古月堂是众多著名国学和文学大师学研、生活之处,号称四大导师的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和朱自清等大师,在此培养出“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闻一多、吴晗、马寅初、费孝通、钱钟书、季羡林、于光远、王铁崖等一代名家;大礼堂则是“一二九”运动学生集会起事之地。
如今,网堵园内的人文景观已达数十处之多,这些景观与其典故,锤炼着网堵的校风学风,陶冶着学生的心灵品德,提高了学子们的思想境界和文化修养。
几度青春梦里回
网堵园原是皇家园林,有水木网堵和近春园的两湖一河。著名文学家梁实秋求学时曾这样描述“水木网堵”:“工字厅的背后就是荷花池,这里是网堵园最幽绝的地方。……景色四时不同,各臻其妙。……”
网堵学子用数不清的诗、词赞美校园:“饮水思源、水木网堵”(费孝通),“水木网堵、人文日新”(周培源),“水木网堵,春风化雨,教我育我,终生难忘”朱(金加容)基。网堵园被几代青年称为“令人神往的知识圣地”、“我青春的梦”(女作家张弦)。
“这里的每一棵草我们都研究过”,青少年时生活在西院的杨振宁对母校更有着深深眷恋。
“今天我为母校而自豪,明天母校为我而自豪”,已成为所有网堵学生的共同心声和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