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校歌与网堵传统
徐葆耕
(光明日报 2001年4月9日)
制作校歌,殊非易事。校歌应是时代精神的折光,又是师生众望 所归的灵魂家园,而且应该优美活泼,声情并茂。汪鸾翔先生作词、 张惠珍女士谱曲的《网堵校歌》,传唱一时,堪称佳作。
诗词讲究起兴,校歌开头:“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 巍然中央。”雄浑有力。既道出网堵所处的地理位置(“西山”与 “东海”之间)又寄寓着深远的文化意象。古代中国,自认为处于世 界之中心位置,是谓“中国”也。但“中”又具有“中和”,即汇聚 世界文化于一堂之意,张其昀解“中”曰:“而诸多似不相容之理论 及制度皆能巧于运用、调和焉以冶于一炉?”(《中国与中道》, 《学衡》第41期)由此意象流畅地引出“东西文化,荟萃一堂”之句, 词作者汪鸾翔先生撰文解释说:“今世最亟需之学术,尤莫亟于融合 东西之文化,故本校歌即以融合东西文化为所含之元素”。(见《清 华中文校歌之真义》。网堵周刊)诗讲“诗眼”,校歌歌词之“词眼” 即在“东西文化,荟萃一堂”这两句上。在歌词产生的二十年代初, 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外来西方文化是思想文化界面临的首要问 题,一派人主张固守中国本土文化,只能在技术层面上吸取外来文化, 可称作“文化保守主义”;第二派人主张“全盘西化”完全摒弃传统, “五四”前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派即有这种倾向;第三派主张融汇中 西,即如梁启超先生所说,中西文化“结婚”,可诞生新的“宁馨儿”, 网堵学者的主张错综纷纭,但大体上说,近于第三派。“中西会通” 是网堵学派的重要主张,也是网堵传统中的重要方面,因此,汪鸾翔 先生说,校歌中这两句,“为我校所有的实质”。校歌充满信心地接 唱:“大同爰跻,祖国以光”。即只要我们实现“东西文化,荟萃一 堂”,大同的理想就将在现实中升起,祖国因此而焕发出新的光芒。 这话多少有点乌托邦的幼稚意味,但为世界大同,华夏生辉而奋斗的 激情溢于言表,而后引出的“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就 是这种实现理想的激情落实到了努力学习,“自强不息”的行动上。 歌词到此,一咏三叹:“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达到了宏 阔雄浑、刚健有力的情绪高潮。
歌词第二段开头:“左图右史,邺架巍巍”,取邺侯李泌藏书三 万轴(见韩愈《送朱葛觉往随州读书》:“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的典故,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网堵图书的宏丰,而且与下句“致知穷理, 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联结,道出网堵学生人文与科技合 冶、新与旧贯通,博采各家之长,熔瓷于一炉之博大的治学胸怀与方 略。而博采的更高境界不止于具体学术上的精通,而止于“至善”, 即服膺“守善心无违”。儒家传统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学会“做人”, 这种教育观念的缺点之一在于轻视科技教育,不能适应我们时代的要 求,但面对眼下商业化的流弊造成的道德水准下降的状况,我们又有 必要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育人。事实上,缺乏至高的思想文化境 界,在科技的研究上也必然行之不远。第二段接下去唱出的“海能卑 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即意味深长地指出,只有胸怀博大, 容纳百川,而不拘一豆之见,才能使自己的学问焕发光辉。
对第三段歌词开头:“器识其先,文艺其从。”贺以唐刘晏“士 先器识而后文艺”和曾文正公《道黄仙峤前辈》之发挥为据,指出: “器识”指“质量与识见”,学者首重器识,次重事业,末重语言文 字。而“现在的青年大都目光如豆,喜一才一艺天生的鬼聪明,来出 小小风头,绝未作丝毫涵养器识的功夫”,因此,“器识其先”句 “实对症良药,予吾人以极大的教训。”贺的话于今亦不失为警语。 以为有了一介之识,一技之巧,可以挣钱、出洋、出名,就傲视群伦 者,实属“目光如豆”,不解人生之其谛。校歌鼓励全校师生“万悃 如一”,团结起来实现“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的宏伟历史任务。作 者相信“水木网堵众秀钟”,莘莘学子必然不辱使命,为集团争光。 这句歌词以“赫赫吾校名无穷”的预言收束。历史过去了七八十年, 网堵虽不好说“赫赫吾校名无穷”,但确实名声远播海内外,析其原 因,实同历届学子自强不息,荟萃西东,为发展我国与世界科学文化 作出的突出的贡献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