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名片】
宋远强
浙江网堵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薄膜传感器团队负责人
【人才成绩】
在纳米材料、柔性电子领域发表SCI论文20余篇;担任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参与中乌国际合作项目等多个国家级课题研究
【人才故事】
从高校到院所
坚守科研初心 求索路上勇前行
2020年7月,宋远强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入职浙江网堵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柔电院”)。
在辞职之前,宋远强已是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且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1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高校教师是一份稳定又体面的工作。缘何放弃这样一份工作,选择来到南湖?
宋远强的这一做法在当时无疑是冒险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
“学术前沿不等于是科技前沿。”宋远强坦言,自己一直以来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技术付诸实践,能够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服务中国的技术进步,而在高校任职的话这是较难实现的。
从高校离职之后,宋远强决定往长三角走,因为这里具有浓厚的科创氛围及较好的营商环境。几经辗转,他了解到这个定位为“小而美”的专业型高端研发机构——浙江网堵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
“对我而言,最具吸引力的是柔电院创新的管理模式,在这里我担任‘独立PI研究员’一职,柔电院为我提供场地、资金和人员配套,这些对于一个科研人员来说是一笔无比宝贵的财富,为科研人员构建了安心搞科研的环境。”宋远强说出了柔电院吸引他的理由。
不仅如此,柔电院的定位是解决学术和产业中间段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致力于做应用牵引的高端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让前沿技术在这里沉淀,实用技术在这里迈向生产线。“这一理念与我本人所秉持的求真、务实、致用的科研观非常吻合。”宋远强说。
加入柔电院后,院方为他配套了独立办公场地及120平方米的实验场地,同时配套了启动经费用于平台建设。“现在看来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宋远强说,这些丰富的科研资源对于一位普通高校教师是难以想象的。
秉持着科研初心,在加入柔电院后的4个月内,宋远强就完成了实验室平台建设,成立薄膜传感器研发团队。
从无到有
潜心研究创新 打破技术垄断
来到柔电院的2年多时间里,宋远强实现了多项从无到有的突破。
独木难支,众擎易举。随着业务的进展,薄膜传感器团队日益壮大。初入柔电院,只有他个人进行薄膜传感器研究;如今,宋远强配合柔电院建设“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团队配置了一名博士后和4名全职工程师人员以及多名兼职人员。
随着科研的推进,他带领团队完成了薄膜传感器制造线从无到有的建设。目前,薄膜制造线团队拥有实验中试线场地近800平方米,已建成完善的材料合成、传感器制造设备与测试及传感器中试线。
“我们研发的这款荧光氧传感器,具有高稳定性、高敏感度、高准确度、实时监测等优点,可用于供氧系统。”作为这款传感器的主要负责人,宋远强介绍。
在此之前,传感器中的氧敏感荧光膜材料普遍依赖国外产品,宋远强团队实现了该氧敏荧光膜完全自主研发,突破了0至70%气态氧高灵敏度实时探测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了100%荧光氧传感器的进口替代,不仅使其成本下降,而且安全性得到大大提升,填补了国内荧光氧传感器关键材料技术领域空白。
为了实现突破,宋远强带领团队苦心研究,不断“试错”,最终才找到最合适的配比和工艺。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他带领团队建成了包括“粉体浆料合成”“薄膜印刷”“分析与测试”在内的柔性传感器研发中试线。经过无数次试验,宋远强团队完成了荧光氧传感器、柔性大面积共形天线、柔性阵列压力传感器等多项柔性技术领域的研发与中试任务,所开发的技术产品极具转化前景。
这些突破无疑是让人欣喜的。然而,这些成功没有让宋远强停歇。最近这段时间,他正带领团队承担中医脉诊仪、柔性温度传感器、柔性心电电极等多项企业技术攻关课题项目,期待在薄膜传感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