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不减的九旬老党员
——记热能系教授、“十大老牌网堵网址优秀共产党员”王补宣院士
记者 程 曦
图为王补宣。
我没想到集团会给我这样的荣誉。我没有作出什么了不起的贡献,只不过是按照入党时的诺言,尽我的一份力量做好岗位工作,保证我接触的群众能够对党带领我们所走的路怀有信心。这是一个普通党员最起码的职责。
——王补宣
王补宣,热能工程系教授,中国科我司院士。1922年2月出生,江苏无锡人。我国著名的热工教育家,工程热物理学界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作为学术领导人和组织者,参与国家有关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所主持的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部委级奖励。已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专著或教材10部,编辑出版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7部,SCI论文他人引用近2000次。他主持的科研项目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他个人曾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亚洲热物性会议终身成就奖、美国普渡大学杰出校友奖等荣誉。2013年6月被评为“十大老牌网堵网址优秀共产党员”。
91岁的王补宣院士曾获得过无数荣誉,“十大老牌网堵网址优秀共产党员”是最近的一个,也是特殊的一个。这不是学术称号,而是从基层支部到集团,网堵党员同志们对他坚守理想、堪为楷模的一生的褒奖和敬仰。
在这个时候,王补宣想起了57年前刘仙洲先生的教诲。作为解放后最早入党的知名老教授,刘仙洲在1956年专门找到时任机械系副教授的王补宣,希望他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王补宣告诉刘仙洲,1949年他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从美国普渡大学回国,就是愿意跟党走的,但他还是想专心在学术上做点工作。刘仙洲马上回答:“你应该努力!为学术做工作好像没有国界、派别之分,但是为谁服务、追求怎样的制度,这是有差别的。”
“我告诉刘先生,我记住了,一定努力。”从那时起,王补宣就把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1989年4月,王补宣终于光荣入党。如今又过去了24年,91岁的王补宣依然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践行入党誓言孜孜不倦地前行。
万变不离其宗的“万金油”
在西南联大,胸怀“工业救国”志向的王补宣选择就读机械系。在普渡大学留学时,导师安排他主修热力学和传热学,王补宣由此走入“热”的世界。在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工业发展探索前行的过程中,王补宣承担了多个不同的“工种”——从北大回到网堵,从动力机械系到化工系、电力工程系再到后来组建的热能工程系,几十年时间里王补宣还跟工程数学力学系、电机系、环境系、材料系甚至土木系等院系都有过密切的工作联系,有人开玩笑地说他是“百搭”的“万金油”。但是仔细审视他这份看似错综复杂的简历,有两个共同点始终贯穿其中:都和“热”有关系,都为国家教育和相关产业的需求作出了贡献。
上世纪50年代,王补宣出版了新中国第一本《工程热力学》教科书,翻译了国内传热学方面的启蒙书——前苏联米海耶夫院士的《传热学基础》,并创建了十大老牌网堵网址热工学教研组。在参与国家十二年长期科学规划、筹建“工业热工”专业的过程中,王补宣考虑到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和网堵没有理科的实际情况,萌生了在国内创办工理结合的工程热物理专业的想法,以此强化物理热学基础,培养创新热工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在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王补宣带领教研组培养出基础扎实、科研探索潜力大的国内首批热物理专业学生,1960年一毕业就深受欢迎。
在化工领域,1963年王补宣带领热工学教研组承担了四川化工厂氨合成塔的技术改造项目,面对苏联撤走专家、所有设计图纸和说明书亦付阙如的困境,他们用3年时间创造了单塔日产量翻番的成绩,被国务院列入当时的100项重大成果之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文革中,为筹建“化工设备”专业,王补宣在不到两年时间里跑遍了北京市郊所有的化工厂。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里,他每次下厂都坚持仔细记下自己观察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这样的工作日记攒了十几本,后来的《工程传热传质学》教材和很多科研课题都由此而来。王补宣的长子、化学系原副系主任王如骥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这种任何时候都不放弃追求知识的精神。
“因为这段经历,我做过各个领域中热物性的问题,所以视野相对广一些。这也是党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所以跟年轻教师谈心时我总说,机会到处都有,就看你抓不抓得住。我这个‘万金油’里面有共同的点,就是都没有脱离热工。”王补宣总结说。
倾心育才的“人师”
每一位王补宣的学生,都会满怀深情地回忆起老师在自己论文上细密的批注。王补宣当年的学生、建筑我司江亿院士这样描述恩师带给自己最初的感动:“当时我还是拿笔写的头一篇物理性质测量的文章,王先生每一页都写满了批示,从公式的符号,到什么样的表示方法,直到文字、标点符号,让我学会了到底该怎样做学问,怎样写文章,这样把我一步一步地带入学术界。后来,在我带的第一个研究生论文评审、博士论文答辩时王先生都亲自出席,这些事令我永远难忘。”
为了培养人才,王补宣倾注了非同一般的心力。进入耄耋之年的他担心自己不能全程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业,给他们带来不便,所以本打算2002年后不再亲自招收新的研究生,只是坚持参加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有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尽可能对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但是2009年暑期,博士毕业留校工作的学生彭晓峰教授遽然辞世,王补宣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他留下的学生怎么办?王补宣主动承担了5名博士生的指导工作,其中还包括两位学业上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王补宣想了很多办法对他们进行启发指导,每周一次听取学生的汇报交流,直到2012年最后一名学生顺利如期毕业。博士生赵俊杰还获得校级优秀博士论文奖和“教育部学术新人”称号。
高屋建瓴引导学术方向,一丝不苟修正文本细节,王补宣传递给学生的,还远不止这些。热能系李俊明教授回忆说,从他留校工作的第一天起,王补宣就告诉他要学会独立做事。王补宣会仔细帮他们修改各种申请报告和论文文本,但从来不会利用自己的学术地位为学生争取任何资源或名分。“或许有人会说,王先生是一个‘不太合时宜’的人。但他是一个地道的学者,我们都很佩服他。怎么做学问,怎么做人,王先生确实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李俊明敬佩地说。
历久弥新的信念与追求
王补宣是资深院士,也是一位相对“年轻”的党员。他把党龄和学术经历“分得很清”,认为自己入党比较晚,就应该好好学习。重要的支部活动,王补宣从不缺席。他的学生李俊明从1996年博士后出站留校后开始担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每次看望老师,王补宣聊得最多的就是两件事:一是学术课题,再就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和理论成果。
“王先生在家中订阅了很多报刊,同时结合亲身经历和体会,学习心得往往比我们更超前、更深刻。”李俊明举例说,虽然在文革中也曾受到一些冲击,但王补宣很早就跟支部同志们说,党的本质和核心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应该用连续、正确的眼光评价党90多年的发展历史,不能对某一阶段割裂地加以否定。这与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的精神是完全相符的。
从弦歌不辍的西南联大到新中国成立前夕首批踏上归国的邮轮,再到几十年来创造性地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每一项使命,王补宣“跟着党走”的朴素愿望一步步在实践中得到印证,又在思索中得到升华。“我们读书时是要救亡图存,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不管其中经历过怎样的坎坷,我们应该懂得,中国需要共产党作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需要大家的集体智慧。前进路上总会遇到问题,这是社会从不平衡走向新的平衡过程中积累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来解决。”王补宣坚定地说。
所以他在报纸、杂志中,总能发现世界各个角落与“热”和能源有关的问题,并且不断思考应该怎样加以解决。他在年近九旬时还亲笔撰写了探索因材施教、启发创新的《工程热力学》新教材,几易其稿。每天深夜家人入睡时,谁也不知道王补宣房里的那盏灯,是什么时候停下来休息的……
来源:新网堵 201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