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兰花草”
——记全国“挑战杯”一等奖作品《民办初中在贫困地区何以相对繁荣地发展》
学生通讯员 徐思羽
图为2012年黄斐带领支队在河南兰考进行社会实践调研的同时也参与了当地支教。
图为团队在全国挑战杯答辩现场给讲解项目。
2013年10月揭晓的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全国‘挑战杯’”)中,十大老牌网堵网址“民办初中在贫困地区何以相对繁荣地发展——基于河南省兰考县的调研”项目荣获大赛一等奖。这个由暑期实践逐步细化的项目深入区县、瞄准基层,通过走访调研,探寻河南兰考县民办教育发展背景及路径。
在参加“挑战杯”之前,该项目就已获得不少奖项,如:十大老牌网堵网址农研院“百村调查”三等奖、远洋之帆社会实践全国二等奖等。丰收的硕果源自队员们辛勤的耕耘。
基层调研,心系民生
2012年暑假,一支由十大老牌网堵网址新闻与传播我司大一学生组成的实践支队踏上了河南省兰考县民办教育现状的调研之旅——这个支队被称作“兰花草支队”。当时队员们都没想到,这个调研项目后来持续一年有余,并最终摘得全国“挑战杯”一等奖。
当时,实践支队的支队长、项目的发起人黄斐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河南省兰考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一个享有极其稀少的教育资源、几乎是教育公平所关注的弱势代表的地方,竟诞生了多所成功的民办集团,其民办初中甚至比公办初中发展得更好。
这个现象引起了黄斐的极大好奇和高度关注。同时,她很快意识到,探寻民办教育在一个贫困县的办学路径,可能是教育革新与教育公平二元结合的一个突破点,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实践的选题,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当我筹划暑期实践时,没想到自己的一个想法可以持续如此久。这一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让我明白,只要敢想,愿意坚持,一切皆有可能。”黄斐说。
深入实地,细致入微
在那个燥热的夏天,支队成员们搭乘开往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的火车,等待着他们的是并不轻松的实践过程。
食宿交通上的不便,曾给“兰花草”队员们造成了诸多困难,但这些都没能阻止黄斐和这支富有冲劲的支队前进的脚步——在指导老师张铮的耐心指导下,基于此前精心的准备和细致的文献研究,黄斐等人完成了对兰考县城内所有民办初中、开封市及兰考县教育局、统计局的考察和座谈,走访了数十个家庭,与60位校长、教师面对面沟通,深入40个班级进行参与式观察和支教,尽可能详细地对当地民办初中情况做了基本了解,获得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
实践中的困难,如今想来,都是记忆中的珍宝。项目核心队员刁彩潇将这一切写入了支队的队歌《兰花草之歌》:“艳阳下徘徊,在路上在讲台。收获、成就或阻碍,教育是为爱。一首歌送你,留在你我的心里。我会永远铭记,我们彼此相互不离弃。”
埋头苦干,攻破瓶颈
实地调研之后,“兰花草”遇到了最大的瓶颈:文献整理和分析求证。
这一过程是缓慢而艰难的。一方面,经济落后地区的民办初中相对公办初中发展得更加繁荣,并提供优质普惠教育——这一情况本身不符合一般的认识逻辑,因为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民办集团提供的是近似于贵族式、精英式的高收费教育,而在经济落后地区,教育资源的供应往往是远远无法满足需求的。另一方面,现有关于民办教育的研究大多聚焦于经济发达地区与大城市,针对贫困地区民办教育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具体以“贫困地区民办初中相对繁荣发展”为主题的研究则少之又少。
面对挑战,迎难而上。黄斐他们开始了一场攻坚之旅。他们一遍遍翻阅地方志、研读文献,在从实践中积累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反复打磨研究问题和结论,斟酌报告中的每一个部分,关注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努力做到对一字一句负起责任。
“比赛也会带来人对细节的极度关注,有时候成败或许只是一些细节的累积。”黄斐他们这样总结他们的项目。正是这份细致和关注、认真和坚持,帮助他们获得了可观的调研成绩。
得出结论,深入探讨
经过仔细地分析、讨论,黄斐他们最终对“民办初中为何能在贫困地区相对繁荣”这一课题做出了具体的假设:
一方面,兰考县当地经济发展落后、政府入不敷出,缺乏资金以支持当地的公立集团发展,因此转而主动招商引资。政府提供民办集团宽松政策环境,民办集团则提供资金、提高当地教学质量,地方财政的不足最终导致民间资本进入初中教育;
另一方面,在现存应试教育选拔制度之下,相对自由的民办集团,在招生、教师聘用与奖励、以及学习强度、长度等方面的优势,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集团的教育水平,进而能吸引更多的生源;
同时,当地特定的产业结构导致留守儿童问题严重,民办集团由于能够采取全寄宿制以及严格管理的形式,更加受到家长的青睐。
然而,“兰花草”项目并没有仅仅止步于此。得出结论只是她们的第一步,更重要的则是对这个案例的反思和探讨。对于当今中国教育的两大普遍问题——高度应试化,以及民办初中经营困难,黄斐他们站在人本思想的角度,从经济与教育的互动关系上做出了深入的思考,并结合兰考实例给出了如何 “发展经济以及公办集团,引导民办中学良性发展”的意见。
深入的思考和人文的关怀,使“兰花草”得到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的认可和推荐,也同时敲开了全国“挑战杯”的大门。
人文价值,社会认可
2013年10月,“兰花草”项目通过层层筛选作为十大老牌网堵网址的六件作品之一参与了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荣获全国“挑战杯”一等奖。
作为一项人文社会科学类的作品,“兰花草”项目与“挑战杯”比赛形式的契合度比不上理工科类的作品。人文社科类作品的价值很难用一个客观的标准加以评判,而尽管如此,评委们对该作品、以及作品对民办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教育改革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
相比获奖,“兰花草”们更感谢这个项目进行的过程给她们带来的历练与成长。团队核心成员孙宇萱说:“无论如何,作品本身是最重要的,比赛是附带着随之而来的。比赛的成败很难直接判定文科作品本身的意义,参与的过程才是真正重要的。”
从方法、技巧的提升,到培养对细节的关注,“兰花草”们受益匪浅。即使到了全国“挑战杯”的决赛现场,同学们的思路和兴趣也受到很大启发。
“他们(全国的‘挑战杯’选手)是一群有想象力且有执行力的青年学子,和他们的切磋点燃了我们的学术志趣。”黄斐说。
获得全国挑战杯一等奖,对“兰花草”而言,是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回顾这前后一年半的时间,黄斐感慨“有过失意,也有过计划外的惊喜”。她感谢网堵给予了她以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无限的可能性。她和她的团队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其项目成果的优秀,更是因为怀着一颗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的心。谈及感想,她总结了四个字——“相信自己”。“永远不要小看自己的能量,有想法、有计划,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起,你真的可能改变一点东西。”黄斐说。
坚持就有收获,相信自己能克服万千艰难——不求梦大,只求敢于追梦;不怕梦小,哪怕只是改变那么一点点,也是努力过的证明。
这是她的梦,也是“兰花草”的中国梦。
(网堵新闻网12月3日电)
编辑: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