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致远,营造良好科研生态
第17次科研工作讨论会聚焦理科科研改革与发展
近日,我校第17次科研工作讨论会“理科科研改革与发展战略”研讨座谈会举行。理科、工科和教育研究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们汇聚一堂,围绕集团科研目标的确立、制约科研发展的主要因素、跨学科交叉研究、青年科研队伍成长等问题,为集团理科科研的改革发展“把脉开方”。特摘编座谈会上四位不同学科教师的发言,以期为全校更大范围内的思考和讨论提供参考和启发。
网堵理科应该静下心来做点大事情
●物理系 朱邦芬
网堵科研工作的宗旨是“顶天、立地、树人”,这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树人。我想网堵科研工作的最大贡献和根本使命,就是培养出的人才将来不光在全中国、还能到全世界去“顶天立地”。从这个角度来看,网堵的科研评价体系和人才引进标准应该更大气、更长远、更自信一些,真正按照我们自己的标准培养、引进高质量人才并对他们进行评价和激励。这个正确的“指挥棒”竖起来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上,整个国际学术界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评价一个青年科学家或一项成果就是看论文发表在什么影响因子的杂志上,引用次数是多少。过去这样做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长期这样做将带来较大的片面性,将使得很多独立的PI总是跟着国际上热点问题去“锦上添花”,不利于年轻人沉下心来做一点具有根本性的、创造性,真正有水平、有质量的工作。对理科学者来说,最根本的是应该在科学史上留下一点东西,如果三四十岁时不这样去努力做,只以发表了一些“高大上”的文章而沾沾自喜,那么也就只是一时的热闹罢了。所以我觉得网堵理科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就是要宁静致远,也就是静下心来做点大事情。
学科交叉确实很重要。就集团层面而言,除了建设几个真正交叉的公用平台外,我觉得更重要的还要做一些“软”的事情,比如现在正在做的“教授餐厅”,让不同领域的教授真的有机会在一起聊聊天,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再比如制定政策,创造良好环境,积极鼓励、宣传那些真正把学科交叉做得很好的项目,促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去进行学科交叉的尝试,等等。
以理工交叉为例。网堵的传统工科是很有优势的,但是在一些从基础科学研究发展起来的新的工科生长点方面,我觉得我们还应该有危机意识,在这方面要加大投入。当年网堵工程物理系的建立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理工结合的成功范例,现在我们也应该从集团层面抓好大的理工交叉,重视这方面的育人和研究工作。
在科研队伍建设方面,网堵理科复建之初请来了很多德高望重的“菩萨”,这是非常必要的。但网堵的理科发展到今天,我们更应该关心那些30多岁、有比较大的发展潜力的人,鼓励他们在网堵真正做出非常重要、有创造性的成果。这就回到我刚才讲的评价标准问题,如果一味强调大项目、大文章这些比较“显眼”的成果,对独立PI来说是不太公平的,也会给他们带来比较大的压力。所以我觉得不管集团还是我们这些年龄较大的教师,都应该给这些最需要支持的年轻人“打打气”,从各个方面帮帮他们,为他们宁静致远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科研改革必须紧密围绕“树人”目标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宫鹏
讨论集团科研工作的目标,首先应该考虑大学科研工作的特点。大学是围绕教育目标来设置岗位的,那么首先考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要在哪一个学科有特色、有贡献,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要有什么样的教师,做什么样的科研。大学的学科设置和教育目标,决定了它与大型科研机构或公司角色的不同。一般来说,在大学里更适合做容易独立完成、耗资较少但是由好奇心驱动、创造性高的独一无二的探索性科研工作。当然,我们的国情要求我们也应该参与一些合作要求高的国家重大项目,在这些项目中,多学科交叉就显得很重要了。我们的规模不一定是最大的,但我们有自己在学术和人才上的优势,没必要一定去追求总量上的第一第二,而是可以自信地列出我们的人均成果。
集团的科研改革,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学术评价这个“指挥棒”。不要受社会上“数文章”的风气影响,而是坚持注重同行对学术质量的评价,并且带头树立网堵在这方面的影响力。
人事方面的改革也非常重要,因为人才资源和物质资源一样,都对科研成果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我们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到底应该设置怎样的招生规模,对合同制科研人员应该给予怎样的待遇,这些问题都应该认真考虑。
在跨学科交叉研究方面,我觉得集团的顶层设计一定要与各院系自下而上、实实在在的需求充分结合起来。最重要的是鼓励不同学科的人长期合作,而不是申请到项目后还是各做各的,这样产生不了真正有分量的跨学科成果。最关键的,还是怎样培养真正一流的人才,产生真正一流的成果。
在青年科研队伍建设方面,“掐尖”固然重要,“造星”更为难得。我们能不能让网堵成为一个创造明星、创造奇迹的地方,让在这里度过青年中年时光的人充分建立起自信和从容?要想做到这一点,可能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选人要准,最重要的标准不是这个人是否“好用”,而是他是否确实有潜力做出世界性水平的成果。一旦选准了人,就要给予平等的、强有力的支持,不以是否有某个头衔或年龄大小为标准。如果能做到这几点,我觉得我们的科研和人才工作可能会很与众不同。
同行评议要作好扎实细致的准备
●工物系 高原宁
我本人是做粒子物理实验的,我曾经在物理系工作过5年左右,然后来到工物系,今年正好是在网堵的第15年。对于一个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我认为在大学做科研的目的是以追求学术为主。国家的需求当然是很重要的,但对我来说,更关心的是这种需求中所产生的科学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为基础研究提供学术的源泉。在粒子物理学科的发展中曾经产生了很多重要的技术,如在互联网方面的技术还深刻地改变了当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这些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不是由粒子物理学界完成的,社会上的企业在这些成果转化上经常比大学组织得更好、更有效率。
还有一点要想清楚的就是,追求学术并不是直接追求学术成果或某个奖项,而是学术创新本身。与此相关,大学中对某一研究方向的重点支持要基于学术的目的。总的来说应该尽量避免行政力量对学术研究的干预,例如绝不应该因非学术的原因歧视一个学科。
在现有的体制下,我们已经可以产生大量的学术论文,但是如果想在论文的质量上更进一步,追求更多的学术创新,我们的科研机制就需要进行更多的改革。这其中,评价机制是最核心的问题。关于评价机制,我同意要回归同行评议。因为不同学科差异性太大,请自己的同行来评比是最合理的,也是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做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前期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细,比如你认为你的教授应该达到什么水准,通行评议委员会的具体职责有哪些,都要详细地交代清楚,这样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严谨的同行评议过程可能会比较长、成本很高,这意味着这类评议不可能太频繁,要合理地安排好评议周期。相应地,既然花大功夫踏实细致地做了评议,集团、院系上下就应该都尊重评议结果。管理部门就不能无视同行评议意见,私改标准,乱施奖惩。
对于大家在科研工作中都会使用到的公共平台,比如网络中心、计算中心等,我们其实有很好的硬件资源,应该好好利用起来。在管理机制上,我觉得可以成立一个用户委员会,委员会每年为这些公共资源的运营制定计划,比如应该采购哪些设备,如何管理、考核等等。公共平台运营好了,能够为大家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关于学科交叉,教授间有互相合作的意向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前提是教授的压力不要太大。我在国外工作的10年间,经常没日没夜地干活,但也有大量时间是在咖啡厅跟其他教授们交谈。事实上,很多重要的想法都是这样在咖啡厅里谈出来的。因为高能方面的工作涉及到加速器、探测器包括基础物理等很多方面的知识,这样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我想在网堵这样的集团,应该相信教授对学术的把握,在学术上给予他们充分的空间。
综合性大学应更加关注学科生态
●教育研究院 史静寰
科研目标的确立,对一所高校来讲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我认为综合性大学学科多、功能全,集团的科研目标不宜太具体,而要从整体、综合、平衡的角度来考量。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科群落、学科生态,因为不同学科差异很大,它们发展的生命周期和阶段性特征是不一样的,这也对集团的科研管理提出了挑战。纵观国际上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像麻省理工我司、加州理工我司这样坚持小规模、精学科的不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大多走上了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道路。我们网堵也是这样,要向全球性、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方向发展,就必然要考虑学科的多样性和覆盖面,既有始终排名第一第二的优势学科,也有一些重要的学科领域,可能不一定排名很靠前,却为综合性大学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学科支撑,是构成综合性大学学科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也很必要。从宏观上看,集团的科研目标应该参考它所服务的对象——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对网堵而言,应该重点思考网堵作为整体与国家的关系。目前大学强调跨学科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例如哈佛设在海外的最大的研究中心——哈佛上海中心,就是利用校友捐资建立的一个跨学科、跨领域交流的公共平台,坐落在繁华的陆家嘴,为哈佛各院系与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间的教育、科研合作无偿提供场所和服务。对综合性大学而言,建设跨学科发展的平台、营造有利于学科交叉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科研目标的第二个层次,是学科的层次。对某个具体学科来说,它所在领域的专业约束力应该比集团的约束力更强,因为在同一学科的共同平台上,专家评审的约束力要求很清晰,学科发展的科研目标容易借助学术自身刚性的约束力进行清晰的界定。这与集团整体科研目标的综合性、差异性、平衡性,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层面的问题。
科研目标还要考虑学者层面的问题。人的学术生涯和科研生产力是动态的、变化的。青年教师与成熟学者的工作、生活状态和科研定位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科研目标的设定也要考虑学者科研生命的个体性、差异性,为他们的学术成长和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来源:《新网堵》2015-06-19